您好,欢迎莅临四川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-酷驴网官网,我们全程会以最好的服务态度,和责任心,真诚为您服务,更有惊喜特价产品不断放送,敬请期待!! 登录|注册

主页>旅游攻略>池州建城始末与街巷今昔

池州建城始末与街巷今昔

更新日期:2008-08-12
池州建城始末与街巷今昔 池州建制始于汉武帝刘彻元封二年,即纪元前的109年。汉武帝雄才大略,拓展疆土,不遗余力。旧县治设今殷汇区石城村。以两山夹龙舒河对峙如城而得名。三国鼎立时属吴地,吴大帝孙权封功臣韩当为石城候,又任名将黄盖为石城长。

  池州建制始于汉武帝刘彻元封二年,即纪元前的109年。汉武帝雄才大略,拓展疆土,不遗余力。旧县治设今殷汇区石城村。以两山夹龙舒河对峙如城而得名。三国鼎立时属吴地,吴大帝孙权封功臣韩当为石城候,又任名将黄盖为石城长。
  隋开皇十九年(公元599年),因石城溪流澄碧,林木繁茂,山深幽静,四季如秋,改石城县为秋浦县。因此源于詹坡源头李村,经大演、唐村、七里、高坦,汇众多山涧溪河,倾泻而下东流入江的一条大河,也因秋浦县的建立而改名秋浦河。她养育了沿河两岸的千村万落的人民,孳繁生息,她是池州人民的母亲河。
  江山依旧,朝代更迭.南北朝时,约公元502—557年,梁武帝萧衍的太子萧统(后封昭明太子)巡幸石城县,烹食河鱼,味极鲜美。且行宫傍河邻山,秀木参天,终岁如画。流连之余,遂称山为“秀山”,水为“贵池”,因此秋浦河又称为贵池水。
  流光如驶,到了唐朝武德元年,唐高祖李渊在长安登基,武德四年(公元621年)置池州。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元年(公元627年)又废州改隶宣城。
  荏苒至唐李豫即位的永泰元年(公元765年),当时的宰相李勉观察江西军事民情,因势利导,筹策安民,这就为池州的未来改变了面貌。

第一次建立池州城
  原来李勉到江西以后,发现江西饶州的大盗方清和江南宣城的巨匪陈庄,一东一西相互勾结,经常在长江江面上,出没无常,劫杀商人和旅客,意图待机谋乱。为稳固唐朝的统治,安定社会,李勉就向朝廷上表举荐时任山西上邽主薄的李芃为他的判官,进入幕府为其筹谋划策,参谋军事。李芃字茂初,河北赵州人,在到职以后,数次在池州、宣州、江西饶州反复巡行视察,审时度势,深思熟虑,向李勉建议将秋浦县置池州,并将秋浦县治移迁距旧县治东北七十里的秋浦河南岸,择地建城,以扼守江南冲要,将方清、陈庄两股盗伙切断,使其不能汇合成患,而后分别剿除。李勉赏其才翰,用其计谋,根据他的意见上表奏请皇帝,以原隶宣城的秋浦、青阳两县和原隶江西饶州的至德县境,复建池州,并建议李芃为池州刺史。
  李芃上任后,揆度地形在秋浦河东南、平天湖西、白洋河西北,依原虎林石城之固,群山拱卫之利,北临长江,南望九华,依山就势,筑堤阻水,筑土为城,扼守江防。于是,池州第一次有了城池的基础,李芃在公元784年唐德宗李适的兴元年间,以功勋升任检校尚书、右仆射,担任了副宰相。

第二次修建池州城
  公元874年,黄巢响应藩镇王仙芝作乱,并攻入长安城,称齐帝。这个草莽皇帝攻城略地,杀人如麻。他在河南祥梅寺起事时,曾流传过一句谚语: “黄巢杀人八百万,拿杨和尚开刀”。据说他起事时,准备杀人祭刀,凑巧庙里一个主持老和尚东藏西躲,躲在钟里不妥,躲到鼓里不是,就钻入了庙前的一棵大杨树树洞中,自以为万无一失。谁知黄巢披挂上马,持刀在手,见左右俱是亲信,行至庙门,看见大杨树就说,就拿杨树开刀吧,卟哧一刀将杨树一挥两段,忽然树身淌血,并且滚出一颗人头,于是哈哈大笑,挥鞭而去。黄巢到江南杀人放火,洗劫城池,于公元884年黄巢被李克用剿灭,贼众杀死黄巢降唐。
  正当黄巢起事江南的第二年,(约公元876年),当时的池州城,血腥遍野,百姓流离,或逃或死,州城倒塌,民舍荡然无存,这时唐僖宗李俨调现任河南平原刺史窦潏为池州刺史。
窦潏熟读经史,雄才大略,从政经验丰富。他初到池州,满目疮痍,城倒墙塌,市无行人,唯有瓦砾遍地,白骨纵横,交相堆叠,惨不忍睹。
  他视事后的第一个月就查访户籍,寻问乡老。第二个月内张榜召集逃亡民众,安抚病弱,给衣授食。到了三、四个月后,居民聚集,病者痊愈,流亡逃窜山野者群相牵引互告,竞归原籍。他首先使百姓清理瓦砾、掩埋白骨,鼓励垦植。视治第二年,麦粮丰收,归治者修垣置屋,以避风雨,于是郡民大集,渐次安居。于休养生息余,命工备料复建州城,开挖护城河,恢复官署。他在重建大厅壁记中说:自永泰到祥符戊戌年建池州城以仆射李芃为祖(即第一位建城者),自祥符(公元874年)至中和癸卯(公元883年)潏不敢辞劳,当时窦潏建城辟城门六座,东曰清溪门、西曰秋浦门、南曰通远、北曰望京、东南为九华门、西北曰镇江门。这就是奠基至今的第一座池州城。
  宋朝高宗赵构南渡国号建炎(公元1127—1130年),流贼张遇劫掠,池州城垣尽毁。后知州李彦卿以国家赐钱八万缗(相当于八万两纹银),集工以砖石修城,周围七里零三十步,此为第三次大修。
  南宋理宗赵昀端平二年(公元1234年),知州王伯大在原修的基础上,又辟建瓮城,三次改秋浦门为秀山门,同时修浚护城河。此为第四次大修。
  池州因地形险要,兵家必争,多灾多难。元朝至元12年(公元1275年),元世祖定都燕京,元大将伯颜攻取池州,大肆杀戮,城复被毁,致无完堵。
  时如流水,转眼元亡明代。当明朝武宗正德皇帝十二年五月,浙江淳安人何绍正任池州知府,此时距元伯颜破城已达300余年。
  何绍正,字继宗,数魁天下,举壬戌进士,放外任为池州府知府,鉴于宋朝淳祐年间,通判赵昴发坚守城池,力拒元伯颜南侵,夫妇双双死节。元兵破城后,十室九空,已无完舍,城垣毁坍,亟待修缮,以固城防。号召全州创筑全城,西北仍依旧基址,东南扩大300余丈(约合1000米)。大修后城墙周长为1428丈(约4760米)除复线及弯曲地带,全长约8里弱,并开七道城门,南门为通远门,南门左为钟英门,又称小南门,右为毓秀门,俗称小府门,东城为九华门,西城为秀山门,北门左曰迎恩门,直通池口,右称望京门。门各有城楼,只通远、九华、秀山、迎恩四座城门有月城,月城转向另开一座城门,过护城河经石桥上官道。
  这座明代修建的城墙高两丈三尺(约8米),女墙即垛口又高于城身三分之一(约2米),西北因山为基,高矮不一,城基址宽7.5米,城上马道宽约3.5米。循旧道疏浚护城河,此为第五次大修,此后池州府城历代均视情小有修缮。
  这五次池州城府的修缮,奠定了池州城防的基础,同时在府城内兴街设市,以及公共的衙署坛庙和众多古迹。
  据故老相传,池州城为唐贞观年间的越国公尉迟恭监造,改诸史实。尉迟恭为李世民爱将,他生活在唐朝初年,为公元627—644年,距永泰建元(公元765年),时差130多年,不可能到池州来监造城池。
  池州既成江左冲要,历史名城,人民据山河之固,水肥鱼美,稻麦丰庶,山林茂密,物产丰饶,是有名的鱼米之乡,街市严整,商业繁盛,富甲一方。相传池州人民乐称:灌口府石城县,殷家汇是金銮殿。而作为府城,就是仙都金阙。城有七条街,八条巷,这些街巷,经过历史多年洗炼,城市不断地扩大与改建,如不将他形诸笔楮,若干年后,必将烟消云散。现将这七条街分述如下:
1、府前街。从南门旧知府衙门起,西北转南,直至市心街。原名大中街,后在1945年,改名为孝肃街,这条街商业繁茂,大字号、老字号,如方源昌等均开设在此。
2、圣贤街。因为在县学宫前,故名。他自大中街分支经施家湾,穿过魁星楼门洞,沿钟英门前贵池县儒学,横过丁家巷,经县城隍庙,到桃花山,原考棚(后称中学堂)前为止。(现为孝肃居委和古舜居委分治。)
3、天一街。又名九华街,自塔儿下口迳穿整个东街,经九华街小学(今贵池中学),到九华门瓮城为止。为东乡人进城必经之路,九华居委会治此。1945年定名九华街,后称东风街。
4、郭西街。自大中街,即市心街状元坊口起,经县察院(现小商品市场)、关帝庙、中学堂、孝子祠,直至秀山门,现国丰花园市场,东华东超市和秀山门步行街。1945年分为两街,上西街为楼山街,下西街为郭西街(后又改称红星街)。
5、牌楼街。自塔儿下口经塔儿上,八角进宝,老苗圃,直达府儒学。因沿街有大小牌坊数十座,故名。1945年定名为牌坊街,为现城关派出所和菜市场、观音巷等地,又称塔上北街。
6、通远街。原为南门外河街,因船舶及竹、木排停靠,货物山积,茶楼、酒肆众多,特别繁荣,现为翠微路。
7、市心街。又名市门口,东止塔儿下口,南达继武巷口,北至状元坊口,为池州城中心,商铺林立,生意兴隆,百货皆集散于此。人称“金市心”,明清时立有状元、都宪、绣衣三座牌坊。
除以上所述七条街外,在府城西门外,还有坡上街、北门的钉子街等。
池州府城内的八条著名巷口:
1、舜井巷。巷内有一古舜井,为双眼井,水清甜,虽大旱之年也不
枯竭,远近取水者络绎不绝。旧称麻皮巷,立有“裕民”“登俊”两座石坊,明知府何绍正改名为舜井巷。俗称大井头,现属秋浦东路。
2、儒林巷。在旧池州府衙东面,原设官仓,又名丰储街,又因旧学宫在此,故称儒林巷,南通府前街,北通九华街。
3、继武巷。原名鸡鹅巷,在大中街后,因此地旧为仕官之家所居住,又名凤凰街、凤凰里。
4、路家巷。在郭西街南至县学门,又称上槛里,前设有水龙局,以备火灾。
5、丁家巷。在郭西街上南向,旧为铁厂,名葛家巷,明因大学士丁绍轼居此,易名为丁家巷。
6、东岳巷。在郭西街老关帝庙左边,俗称小井头。
7、御史巷。原在贵池县署右,立有“肃宪坊”,南通张家巷,在今和平路口以东。
8、斗门巷。在旧池州府衙右侧(现花园小区左右)。
  此外在北门城内有通津巷,直达池口,在旧县衙左有都宪巷等。

池州府大十景与小十景

  池州府治濒江带湖,山明水秀,为历代文人墨客,留连忘返的胜地,名景不一而足,甚至一步一景,转侧俯仰,皆成佳境。旧为士大夫阶层乐为称道、耳熟能详的有大十景(后因湖心古寺坍败水淹,又新添“翠微春晓”一大景点)。
一、齐山洞天。在翠微堤前,距城三里,形如卧虎,头西尾东,山系玄武岩石山,隙间草木丰隆,满山滴翠,传因亘古潮水冲击,有华盖、九鼎、石燕、无底等共七十二洞,宋王哲著有《齐山洞天记》。
二、清溪夜月。下清溪古立“妙因塔”,高57.7米,每当秋夜,月白风清,维舟于塔畔,仰视苍穹,一碧如洗,圆月凌空,光明澄沏,天地无我,恍若登仙羽化,不觉万虑皆空,心灵净化。
三、南湖烟柳。当春临大地之际,绿柳才黄、半飞银絮、长堤如发,亿万柳枝含金新绽,晨雾如烟,半隐半现,步堤放歌,不禁物我皆忘,如登仙境。
四、西庙霜枫。西庙即梁昭明太子行宫,两旁石径横斜,多植丹枫、乌桕、老桧。每当秋至,霜天肃杀,银溜覆盖,夕阳余晖斜照左右,十里秋林,霜叶涂丹,灿烂如霞,缓步寻幽,乐而忘归,不亦悦乎?
五、杏村酒肆。春雨楼头,酒旗飘拂。正当沾衣若湿、吹面不寒之际,几碟时鲜,数杯浊酒,薰薰陶陶似醉非醉、似醒非醒,得非烂柯山中,一盏醇醪,百年沧桑。
六、杜坞渔歌。春潮秋汛,相随倏至,十里长河,水波起伏,渔艇上下,或鸣榔,或撒网,银鳞如织,跳跃舱中,鱼鲜虾美,诚属一网鱼虾一网粮的丰收景象。涉境其中,不禁高歌雀跃,乐在其中。
七、百牙荷风。银湖似镜,水波不兴,荷叶田田,满湖覆翠,亭亭玉立,金蕾初张,薰风乍起,扑鼻奇香。溽暑清除,氤氲若醉,浑然黑甜,尘心都去。沐浴清风,凉透胸臆,岂不三叹:快哉,快哉!
八、六峰霁雪。山舞银蛇,原驰蜡象,大地银妆素裹,长天旭日凌空,纵目南望,六峰头白,万物皆澄静如金雕玉琢,供我清目。奇观乐赏,岂不风流潇洒。
九、湖心古寺。一碧万顷,昂然独立,古寺崇宇高峻,幽院暮鼓晨钟,数声梵唱,一声棒喝,苦海茫茫,回头是岸。
十、鱼贵口归帆。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。江水滔滔,万古奔腾,千里征程,归心似箭,极目江干于银波浩淼之中,万舟回港,千帆错落,大有相逢不道远,直至长风沙之慨。
上述为士大夫上层人物的十景概况,可是池州十万平头老百姓,他们也有欣赏自然风光的小十景,这就是“小十景”:
一泓秋水。秋高气爽,湖水晶兰,直抵远山脚下,站在通远桥上,遥望烟波浩淼,感到大自然赋予我的是多么浩荡的胸怀。
二郎庙。原建池口镇,庙貌庄严,香火旺盛,既无和尚化缘,还可随意求箴,默求神祷。
三羊墩。在平天湖水中,现已建成汇景花园,高楼林立,气象万千。
四眼井。在和平路与翠百路之间,现已建亭覆盖,古称包公井,又称“孝肃遗爱”。据说是包公疏凿的水井。
五棵松。原在池口路旁清风亭的路边,现已不存。
陆家巷。在城中南门附近,原来这里是豪门大户居住的地方,屋宇宏敞,大厦高楼,为普通老百姓向往的地方,看一眼心里也舒服。
七孔桥。即为兴济桥,为池州有名的古桥,原先水清见底,游鱼可数。现已扩为清溪河公园,古桥受到保护,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八蜡庙。原在食品公司冷冻库西边,后改为“观音堂”,供奉白衣大士观音菩萨,香火旺盛,信士曰求财得财,求子得子。1958年,庙里主持陆修缘被捕坐牢,搜出庙里的香油,就有几百斤之多,可见信徒之众。
九华门。原为东门城门。城上建有九华楼,杜牧曾有九华楼寄张祜诗流传至今,站在城楼上,晴天看九华山,历历如画。
十字街。在城北,原来由大巷口直通郎家冲,即现桃源小区,南由小楼山直通迎恩门(北门),路旁有孝子民人李传圭牌坊一座。

  • 让您放心出游
  • 深度品质线路任选
  • 玩转独家优质服务
  • 全网性价比最高
  • 旅游一站式服务
服务热线:028-86250660 咨询电话:028-8625088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