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莅临四川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-酷驴网官网,我们全程会以最好的服务态度,和责任心,真诚为您服务,更有惊喜特价产品不断放送,敬请期待!! 登录|注册

主页>旅游攻略>肥桃史话

肥桃史话

更新日期:2008-08-30
肥桃史话 驰名中外的中国名产肥城桃,因产于肥城故称肥桃,又名佛桃。以其个大、味美、营养丰富在国内外享有盛名,被誉为“群桃之冠”。 肥桃栽培历史悠久,虽当地群众亦未能道其详,只知此为祖传良种。肥桃究竟源于何代,传说

  驰名中外的中国名产肥城桃,因产于肥城故称肥桃,又名佛桃。以其个大、味美、营养丰富在国内外享有盛名,被誉为“群桃之冠”。

  肥桃栽培历史悠久,虽当地群众亦未能道其详,只知此为祖传良种。肥桃究竟源于何代,传说有一千多年的历史,但考文字记载,并无如此久远。最早始见于1726年(清雍正四年)的《山东通志》记载:“桃产肥城者佳,临清次之,分销各处。”但在同一时期编纂的《古今图书集成》中,收集了全国六十一个产桃县份和若干个种类名称,而肥桃尚未列入该书,这证明那时的肥桃还不甚出名。时隔89年后的1815年(嘉庆二十六年),《肥城县志》载:“桃味美,他境莫能及,惟吕店、凤山、固留诸社出者尤佳”。至此,桃誉渐高。又隔了93年,至1908年(光绪三十四年)《肥城县乡土志》载:“远近千里外莫不知有肥桃者”,“东西洋诸国亦莫不知有肥桃者”。是时的肥桃已成为皇室贡品,不仅国内驰名,且蜚声海外。肥桃作为皇室贡品,使桃业生产遭受了挫折,据1934年的《肥城桃调查报告》记载:“其时(光绪年间)县知事因作为贡品,或馈赠上峰,差役于成熟之前,至各桃园查封贡品,凡栽培较佳,结果丰盛之园,多被封禁,不准他售,但能向差役纳贿,则可以免封。否则只能听之。其被封之园,届成熟期,差役持粗目之网摘果,凡不漏网之大果为贡品,其落网者则差役取为已有,无须给价。即作贡品者,给价与否,亦只能任差役之好恶,农民何敢与争。是以彼时农民种桃,反易招祸,多有伐去之者。”

  民国初年,肥桃又称蜜桃,据1921年的《山东劝业报》载:“当时的分布区域,全县共九个区,产肥桃者为一、二、四、五区,八、九两区不产桃,三、六、七各区所产者俗称毛桃。肥桃以康河两旁所产者最为称著。面积长约三十余里,宽约十余里,共为四十四村,有七十四家桃园,八千二百二十株,年产约十四万余枚,折合七十万斤。”至1934年,肥桃生产发展甚微,据山东农学院吴耕民教授的《肥城桃调查报告》载:“肥城县共分九区。桃之栽培以城西南第五区之东里村、西里村、顾家庄、李家小庄、黑牛山、小顾家庄、辛庄、井同玉、北老僧台、张家拔头、尹家山庄、营里庄、聂家庄等处为最多;第四区之后里留、上固留、韩家庄等处次之;第六区之纸房庄、南王上等处更次之;第一区域内及城之附近亦有之。各处桃园概互相分离,不集中一处。每园面积以二三亩者为最多,最大者亦不过十余亩。”同年七月二十三日的山东《民国日报》登载了肥桃的面积和产量。

  (一)出产地点四十八村(多在一、二、四、五区);

  (二)共有桃园七十四个(一亩左右者不计);

  (三)共有桃树八千二百株(纯系肥桃株数,毛桃等不计);

  (四)共有园地四百一十亩;

  (五)每年产桃一百六十四万个,其内次等桃占三分之一,劣等桃占十分之一。

  据此最低限度之统计,则每年可出上等桃约九十万个,照时价每个两角计,值十八万元;次等桃约五十万个,每个以一角计,值五万元,共计值二十三万元,再加一亩左右之小桃园所产,则至少每年值三十万元。

  1935年,隐居在泰山脚下的冯玉祥曾不断到肥城巡察。甘美的大肥桃使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他亲自派人到肥城北仪仙村购地建桃园,作为肥桃栽培的实验基地。为此,他曾赋诗一首:“肥城桃,肥城桃,不独供给富人食,劳苦大众也要吃个饱。”如今这块肥桃基地仍就果实累累。当地群众常缅怀冯将军的功德。

  肥桃生产不能发展的原因,除为项品所致,还有其他原因,据一九二一年的《肥城蜜桃产销调查报告》记载:“经营桃业之困难情形有三点:

  1、桃株未达结果前之困难 查该县植桃,系直接播种于田亩中,须于砧木成长三年后,以芽接法行接木,又桃于结果后三年内,不能令其留果,以免损耗树势,致植桃者于最初六七年中,绝无收益。

  2、桃株达结果之困难 查该县植桃,每亩桃园约年须人工百余,施肥四次。前三次每株各为厩肥一小车,第四次为豆饼或麻油渣十余斤,则工费与肥料费每亩一年开支,约需五十至六十元。故多数须贷款经营,于桃收获后归还。倘遇隔年结果时,则桃户所负之债,不能清偿。又往往有隔二年不结果者,则桃户每将桃园伐除,而改种粮食,实属可悯。承应从速改善其栽培技术,以资维持及发展者也。

  3、销售上之困难 查肥城县桃之销售价格,全由集中点之果行从中向客商商定,故桃户率仰果行鼻息,欲略提高桃价之维持其损失几不可能。销售方法即未经讲求,桃户损失自非成鲜。”

  除上述困难影响桃业发展外,还有栽培技术上的问题,据同一份调查报告记载:

  “A·该县植桃,永不行剪枝。故桃树枝条悉生长过密,日光透射困难,空气不甚流通,又因不行剪枝之故,结果枝距树之中心甚远,虚耗养液,树力不能集中,致结果困难。

  B·该县植桃施用肥料中,淡气质量实过于丰富,而磷酸肥料及加里质肥料又过于缺乏,故枝势过旺,料内营养液稀簿,易生芽叶,难成花芽。查磷酸肥料,为促进结果作用之要素,加里肥料为强壮枝条之必需品,故宜减少厩肥及豆饼之施用量,于每株桃,补施以小米糠或骨粉及草木灰等富于磷酸及甲里性质之肥料,脾健全其枝条,减除病害,并促进其结果能力。

  C·虫害蔓延,妨碍桃树之同化作用。树最易受伤,因之于第二年或延之第三年尚无力结果。”

  1937年,当地政府曾以“肥桃本为著名特产,徒以性易腐烂,不便运销,难期推广”为由,呈文请求“筹设制造肥桃罐头工厂”,以期开发肥桃资源。呈文未获批准,当时省主席韩复渠、建设厅长张鸿烈批示:“所请筹设制造肥桃罐头工厂脾利畅销一节,尚有见地。惟以肥桃产量太少,势难作大规模制造,成熟期间太短,工厂久闲,亦不合经济原理。又肥桃为粘核性,制罐工作甚感困难,且届成熟时期,其果肉多液化,若加水加热,势必溶解。有此数端,制造罐头,实属不易。”

  1937年之后,战乱频仍,人民生活困苦,桃农多将桃树伐去改种粮食,肥桃生产大幅度下降。至1949年全县植桃面积仅存80余亩,2500余株,为战前的四分之一,产量十三万斤,不及战前的五分之一。

  建国后,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肥桃的发展,1956年首建肥城园艺场,经营面积240亩。1957年全县植桃树11万株,年产30万斤。1959年发展到99万株,年产104万斤。以后逐年有所增加,至1982年果树资源清查统计,全县肥桃种植面积5989亩,159787株,年产量为二百余万斤。实行承包责任制以后,1985年增至两万五千亩,六十六万余株,年产约四百万斤。1986年肥城被确定为全国名优特产肥城桃基地县。9月2日,肥城县委 、县政府在北京首次举办了肥城桃品尝会。1992、1993年连续两年举办中国肥城桃节。1992年8月,田纪云为中国首届肥城桃节开幕题词。为了进一步宣传肥桃,促进肥桃发展,为振兴肥城服务。在全国政协和省、市政府的关心指导下,在县委、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写了《肥桃史话》一书,本书以翔实的资料记述了中国名产——肥桃的栽培历史,曲折的发展过程以及桃文化、肥桃轶事轶文等。同时,本书还收入了首届中国肥城桃节的有关资料。2002年4月举办首届肥城桃花旅游节。

  • 让您放心出游
  • 深度品质线路任选
  • 玩转独家优质服务
  • 全网性价比最高
  • 旅游一站式服务
服务热线:028-86250660 咨询电话:028-8625088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