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十三陵新修缮的陵寝将实施封闭管理,不对外开放。昨天,记者从“明长陵营建600周年学术研讨会”上了解到,除了已经开放的定陵、长陵、昭陵外,今后其他新修缮的陵寝均将就地保护。这意味着公众今后将无缘参观到其他陵寝的风貌。
昌平区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副主任李德仲介绍,陵寝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封闭管理,在已经开放定陵、长陵、昭陵3个陵寝的前提下,其他陵寝没有太大必要对外开放。因为每开放一个陵寝,都必须提前对其周边的道路、电源、自来水管道等基础设施进行建设,这样极不利于文物的保护。
李德仲透露,今年6月份,将对明十三陵的茂陵进行修缮,预计投资1200多万元,涉及茂陵的明楼、宝城、陵墙、陵门、恩殿遗址、三座门、月台等原有地上物,不会涉及地下宫殿。此外,裕陵、景陵等残损陵寝的保护性修缮工程也将在未来3至5年内完成。
“这些陵寝修缮完毕后将全部实施封闭管理,不会对游客开放”,李德仲说,将派专人进行保护,禁止任何人进入,“此前媒体报道的专家组也须按程序获批后才可进入”。
据悉,这些年来,长陵、定陵因开放导致的维护难度和成本加大,对文物也有一定的损害。明十三陵今后的发展方向不是探测和挖掘陵寝,而是建立以十三陵明文化为核心的创意产业聚集区,通过展览、旅游纪念品开发、美术写生、研讨等方式来挖掘其历史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