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搓体舞介绍由四川省中国青年旅行社-酷驴网提供:
相传远古时期,每有外敌入侵时,摩梭人部落首领便组织本族人在村口烧起堆堆大火,并围着火堆跺脚呐喊,以壮声势,为出征者助威,入侵者被击败后,人们又围着火堆通宵达旦欢庆胜利。这种习俗代代相传,演变成为民间群体娱乐性歌舞。“会跳舞的来跳舞,不会成为人们庆祝丰收,庆贺节日,跳舞的跟上来,如果腰没有伤,你就使劲扭,如果脚板没有刺,你就使劲跺,不唱心不甘,不跳脚会痒,喏喏喔嗨---”后来,这种习俗便沿袭下来,祭祝神灵的舞蹈;现在甲搓舞成了群众性娱乐舞蹈,庆祝丰收,欢度节日,祭祝神灵时,人们都要跳起欢快的甲搓舞,青年男女也借机谈情说爱,结交阿肖。
甲搓舞舞姿粗犷,节奏刚健明快,跳来令人畅快淋漓,每逢盛大的节日到来,或举行新屋落成、婚礼等重大庆典,黄昏时分当你进到摩梭村落,可以看到篝火通明,热闹非凡,身着鲜艳服装的人们,围着火堆跳起欢快的甲搓舞,那明快的笛声和粗犷豪放的舞步,使你跃跃欲试,精神为之振奋;甲搓舞是在长期生产、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丰富独特的民间舞蹈;甲搓舞一般傍晚时在院内或场坝上举行,届时在场地中央燃起一堆篝火,领舞人用竹笛伴奏,跳舞的人们紧挽手臂,五指交叉,面向火堆,随逆时针方向起舞,舞步随音乐节奏速度快慢而变化,时而喊出“阿喏、喏!”的呼喊声,气势宏大,在轻快的舞蹈中,姑娘们显得落落大方,光彩照人,她们雪白的长裙随步轻盈优美地飘旋着,金银珠宝等饰物在火光映照之下闪闪发光,青丝织成的辫子在晚风中飘荡;醉人的舞蹈和艳丽协调的打扮,使姑娘们更加美丽,楚楚动人;于是,小伙子们便借机交友,用“抠手心” 或握手的松紧程度传递爱的信息。甲搓舞是一种集体性的民间舞蹈,它最强调参与意识,在舞场上,没有主客之分,也没有主人与观众之别,主人客人,男女老小全都加入队伍,跳舞的人越多,场面就越为壮观。
每当夜晚来临,当你走进摩梭村落便可以看到到处篝火通明,笛笙悠扬,人们身着鲜艳服装,围着火堆跳起欢快的“甲搓舞”。在这歌舞的大海中,你会情不自禁融入其中。舞到高潮时,你也会随着明快的笛声和粗犷豪放的舞步,发出“喏喏喏”的吼叫声,感受生命的活力与青春的气息。甲搓舞也是青年男女结交“阿夏”的桥梁。跳舞时,如果小伙子看中了某姑娘,就悄悄插进她的身旁,并用五指交叉紧扣她的手,不时用手握的松紧程度向对方传递爱的信息。姑娘如果心仪对方,就会紧握对方的手含笑而舞。倘若姑娘不接受对方的信息,则会礼貌地说“哎,我的手被你捏痛了。”或以“跳累了,想休息一下”等托词暂时退出舞场,然后又插入自己的女伴中间继续跳。在舞场上没有主客之分,男女老少都可参与,跳的人越多,场面越热烈,气氛越欢快。“甲搓舞”的动作多反映耕作、狩猎、纺织、洗麻等方面的劳动形象。
泸沽湖女儿国是歌舞王国。摩梭人天生能歌善舞,每当你走在山间,荡舟湖上,随耳都有能听到飘来的摩梭民歌,只要想唱,任何地方都有是摩梭人放歌的大舞台,摩梭民歌流传了上千年,大多以情歌为主,这些情歌让人听了如痴如醉.他们把对生活的亲身感受,把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撞憬与向外,都化作一缕缕优美流畅的旋律趋泻而出,绕山转海,缠绵不绝,心旷神怡,令人流连忘返。据说纳西族的摩梭人会跳72种舞,其中最流行的是“甲搓舞”(又称打跳或锅庄舞),甲为美好之意,“搓”是跳舞之意。踏上这片热土,无不为那悠扬的“阿哈巴拉”所动容,无不为那如巨龙般滚动的“甲搓体舞”所诱惑。或是节日庆典,或是劳动中,今秋岁月,摩梭人都能敞开心屝。脚对脚、肩并肩、手拉手、心靠着心;歌声、笑声、笛声、舞步化去了劳作的心酸,萌发出新的希望,对应出爱的火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