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民俗博物馆是京城唯一一座国办民俗类专题博物馆。馆内常年举办老北京民俗风物系列展。
东岳庙·北京民俗博物馆位于繁华的朝阳门外大街,始建于元代延佑六年(1319),主祀泰山神东岳大帝,占地6万平方米,古建376间,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最大的宫观,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历史上的东岳庙为国家祀典之所,民间祭祀活动则更为盛大,成为具有丰厚底蕴的民俗文化活动中心,故修复后辟为北京民俗博物馆。每逢春节、端午、中秋、重阳等传统节日,本馆还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。北京民俗博物馆是了解北京、认识北京的窗口。
东岳庙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后裔张留孙筹资修建的,公元13世纪末期时,张留孙被元朝皇帝封为玄教大宗师、正一教主。后来他决定修建东岳庙,但工程刚开始他就去世了,于是工程就由他的弟子吴全节完成。从1319年开始修建,到1323年竣工,由皇帝赐名东岳仁圣宫,作为东岳大帝的行宫。
东岳庙由正院、东院和西院三部分组成,清朝(1644-1911年)时,东岳庙第17代道士马官麟又扩建了东、西两院。现存的建筑,基本上都是清朝的遗物。正院建筑主要有山门、朗门、岱宗宝殿、育德殿、玉皇殿。
另有广嗣殿、太子殿以及阜财殿、太子殿。岱宗宝殿两边还有三茅真君祠堂、吴全节祠堂、张留孙祠堂、山府君祠堂、篙里丈人祠堂等。再向后有娘娘殿、斗母殿、大仙爷殿、关帝殿、灶君殿、文昌帝君殿、喜神殿、灵官殿、真武殿等。东岳庙是中国道教两大派系之一的正一派在华北地区第一大道观。有殿宇600余间。东岳庙主要供奉的是泰山之神东岳大帝。
1995年,东岳庙被辟为北京民俗博物馆,这里每年举行春节庙会,有丰富的民俗表演。
历史源流
北京民俗博物馆(东岳庙)坐落于朝阳门外大街中段,始建于公元1319年元代延 六年,主祀有奉山神东岳大帝及众神体系,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最大的宫观。原占地6万平方米,由中路正院及东、西跨院组成,共有七进院落,融集廓院式、四合院式布局为一体,具有元、明、清三代建筑风格的古建筑群。
内部结构
东岳庙素以"三多"即神像多、楹联多、碑刻多著称。76司塑像以其社会化、人格化、戏剧化的造型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民间信仰的画卷。东岳庙的庙会在北京历史上时间最早、规模最大,是京东经济、文化中心。庙内现存的大量碑刻,是研究民间信仰及其群体结构的重要史料。其中元代大书法家赵孟 所书《道教碑》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。
民俗展览
东岳庙的后罩楼三面怀抱,上下两层,共七十四楹,建筑布局相对密集。已成为北京民俗博物馆的陈列室,共有九个连续展室和四个独立的展厅。北京民俗博物馆常年在这里举办民俗风物展览。自1999年开放至今,已先后推出《北京东岳庙历史展》、《老北京人的生活展》、《中国百年民间服饰展》、《人生礼俗文物展》、《锦州满族医巫闾山剪纸展》等数十部展览,赢得社会好评。
重大事件
1997 年成立,旨在保护、挖掘东岳庙历史文化,征集北京地区民俗文物,研究、展示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, 1999 年正式对社会开放。
2004 年 6 月中国民俗学会在北京民俗博物馆正式挂牌办公。
藏品: 民间艺术精品如"聚元号"弓箭、徐艳丰扎刻艺术
其他信息
开放时间:早9:00到下午4:30(周一休息)
门票价格:40元、学生20元
交通路线:75、101、109、110、112、420、650、813、846、858等神路街站均可到达。
地铁:朝阳门站下车向东500米即到。